目录
1.天柱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柱县实施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2.县人民政府关于张志超同志正式任职的通知
3.县人民政府关于林世泽等同志任免职的通知
4.天柱县人民政府 天柱县人民武装部关于表扬天柱县2024年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通报
5.县人民政府关于杨规跃等同志正式任职的通知
6.县人民政府关于彭文梁等同志任免职的通知
天柱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柱县实施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天府发〔2025〕2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融媒体中心,县直各相关部门,天柱工业园区管委会,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现将《天柱县实施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天柱县人民政府
2025年1月22日
天柱县实施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指导意见》等要求,按照生态环境部《关于确定2024年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名单的通知》精神,天柱县从2025年1月至2027年12月实施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相关工作。为抓好工作落实,结合天柱县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点解决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将环境健康管理融入生态环境保护各领域和全过程,促进天柱县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国家环境健康管理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贡献。
二、总体目标
到2027年,全县环境健康管理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有一套环境健康管理制度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相关部门职责明晰,跨部门协调工作有序高效,环境健康管理工作实现常态化运行。天柱县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增强。县域重点行业、园区环境健康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形成有利于公众健康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环境健康+”产业有效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提升,促进康养旅游业价值转换。城乡居民形成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居民环境健康素养水平明显提升。
三、基本原则
(一)加强政策融入,坚持以人为本。将环境健康管理工作融入天柱县各项环境保护政策,重点解决与人民群众健康相关的环境健康问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绿水青山和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做好环境健康工作的基本保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二)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分步实施。科学开展生态环境健康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精准识别突出环境健康问题和生态环境风险管理重点行业、区域和污染物,有重点、有步骤地分步实施环境健康风险管理试点工作。从环境健康风险防控等方面加强环境准入管理;以重点规划和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优化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实施企业分级管理。
(三)加强协同联动,倡导广泛参与。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有序、有效推进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试点工作。大力宣传环境健康理念,提升公众风险认知水平。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推动形成良性互动、行动有力的环境健康工作体系,不断提高全县人民的环境健康素养水平。
四、工作任务
(一)建立环境健康风险源信息库和识别机制
1.构建环境健康风险源信息库。依据天柱县环境统计数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土地利用、气象地理数据、人口分布以及前期研究结果等基础资料,研究构建基于人群健康风险的区域高环境健康风险识别指标体系,构建环境健康风险源信息库。
2.建立高环境健康风险源识别机制。开展全县高环境健康风险源识别,识别出潜在高风险物质、重点工艺、企业、行业、区域和敏感受体,构建环境健康风险源信息库,编制环境风险管理清单。以天柱化工园区、重晶石矿采选及钡化工业等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及重点企业为对象,开展环境健康风险源分布、污染物的赋存水平、迁移转化和溯源解析及人口分布情况调查,形成重点环境健康风险源清单。明确优先控制的高环境健康风险污染物,评估人群暴露和健康风险水平,研究高环境健康风险污染物迁移转化特征,跟踪高环境健康风险变化趋势,逐步建立完善环境健康风险源清单动态调整办法,探索风险源退出机制,并及时、动态、有序地更新调整风险源清单,制定完善化工园区环境管理制度。
(二)开展环境健康风险监测
3.优化完善环境健康风险监测体系。对天柱县特色行业的特征污染物如钡等纳入生态环境监测,完善生态环境综合监测体系,合理设置环境监测点位,加强省级化工园区、圭勺重晶石矿区等重点区域以及周边的学校、居民区、景区等敏感区域的监测,推动将环境健康风险监测纳入本级生态环境监测计划。根据环境污染源分布状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结合居民环境行为模式,设置环境监测点位和差别化监测项目,开展环境暴露监测及人群健康观测,评估环境健康风险。在机构资质、实验场所、仪器装备、经费保障等方面满足保障公众健康及生态环境精细化监管要求。
(三)推动环境健康风险分区分级管控
4.建立环境健康风险分级管理制度体系。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行业实地调研,实事求是地科学制定高环境健康风险行业及企业分级监管办法并适时调整。依法严把县域生态环境准入关口,加强集中污染处理设施等重点行业建设项目、重点企业技术改造、重点规划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强化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等环境健康风险较大行业监管,严控环境健康风险增量,严格新建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构建区域环境健康风险分区分级原则和方法,绘制环境健康风险地图,识别高风险区域、人群和行业,明确重点行业及企业环境健康风险名录,突出以高环境健康风险源为重点,强化环境健康风险全过程管理,研究差异化环境健康风险管控策略,严密跟踪重点环境健康风险源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对低环境健康风险源降低监管频率,结合非现场监管执法,提高管理效能,做到无事不扰。
5.完善环境健康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环境应急物资库,健全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应急响应方案。对圭勺矿区、化工园区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并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措施,督促重点企业落实环境风险防范主体责任,完善环境安全管理制度和环境应急设施,强化企业环境应急演练,防范化解突发环境事件风险。
(四)强化环境健康对生态环境管理引领,推进美丽天柱建设
6.开展健康县域建设。将环境健康风险管理融入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等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对生态环境管理的引领作用。将环境健康管理融入美丽天柱、健康天柱建设,创建省级健康县。
7.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建立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调度协调,生态环境、住建、综合执法、工信等部门联防联控机制,保持县城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保持98%以上。保持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出境断面水质达Ⅲ类水体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率在全省、全州平均水平以上,积极推动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整县推进工作。进一步夯实完善生活垃圾收运设施系统能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一体化。持续加强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存量垃圾的清运处置、减少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存量垃圾,从根源上解决渗滤液环境风险问题。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采取区域共建共享等方式全面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整县利用项目建设,推进厨余垃圾一体化工程,有效补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短板,完成更新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名录,持续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监督工作。
8.推进扩绿建设行动。科学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流域生态修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退化林修复、低效林改造等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工程,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到2027年,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7%左右,活立木积量不低于0.12亿立方米,完成退化林修复3万亩,水土保持率持续提高。
(五)推动发展“环境健康+”产业
9.推动环境健康+矿产资源融合发展。推动扶持重晶石矿山、黄金矿山绿色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积极指导督促矿山企业落实生态修复治理,加大对低品位矿、废石、废水和尾矿等资源的利用,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拓展重晶石产业链条,大力引进深加工企业,积极探索钡渣综合利用有效途径,督促矿山企业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引进固废综合利用企业,一般固废综合利用率稳步提高,危废钡渣安全贮存(堆放)率100%,制定钡渣综合利用和市场推广的支持政策,促进钡渣有效资源化利用,推进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
10.推动环境健康+农产品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好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优势,以油茶为重点,培育一批农产品龙头企业,加强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和环境健康管理,加大“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扶持力度,提升农产品价值。实现每年油茶全产业链产值达5亿元以上,带动就业2万余人。
11.推动环境健康+农文体旅融合发展。以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民族风情古朴浓郁、旅游资源丰富的巨大优势,重点围绕三门塘景区、功夫村景区、石柱擎天、三十里水景长廊等景区景点,探索“环境健康+农文体旅”多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康养旅游品牌,推出康养旅游线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积极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明需求。组织开展全民健康跑,组织开展美丽乡村篮球赛、职工运动会等体育赛事,促进全民参与体育健康活动。2027年前申报1个省级或国家级重要旅游品牌,创建3个标准级以上乡村旅游村寨,实现年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3%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3%以上。
(六)大力提升居民环境健康素养
12.开展环境健康素养科普。普及环境健康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行为和技能,引导公众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展全县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持续监测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加大对环境健康信息的公开力度,在金色天柱平台开设生态环境健康管理宣传专栏,公开生态环境健康管理工作进展和成效。建设生态环境法治教育基地,建立化工园区环保设施常态化向公众开放机制,开展覆盖各类人群的环境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引导公众科学理性认识生态环境健康风险相关知识。
13.推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推广绿色建筑,推行绿色办公,开展绿色企业、绿色机关、绿色商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出行等创建行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体,结合环境日、生态日、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多渠道、广形式开展舆论引导,大力推广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五、行动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天柱县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及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各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专班,专班办公室设在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办公室主任由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局长兼任。工作专班对试点项目工作进行认真研究部署,明确工作机制、任务分工和保障机制,落实工作调度,每季度调度一次工作落实情况。各部门严格按照工作方案要求,严格落实各项试点任务,有效有序推进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经费保障。县财政按照工作需要和试点进展,合理安排生态环境试点经费。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提升生态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的保障水平。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建设,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加强技术保障。组建专家团队,积极争取国家、省、州生态环境部门支持,加大科研投入,强化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科研机构开展人才交流和技术合作,推动天柱县持续提升环境健康风险监测能力与管理水平,探索环境健康管理助力产业发展的研究和实践,不断丰富天柱县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
(四)注重引导宣传。加大生态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健康管理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积极引导公众舆论参与生态环境健康管理,为试点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积极参加试点工作交流,学习其他地方先进经验;及时向黔东南州、贵州省、国家生态环境及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报送试点工作进展和优秀实践案例,汇报试点工作的重大进展、工作成效和成功经验,打造环境健康管理工作的天柱样板。
附件:1.天柱县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专班
2.天柱县实施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责任分解表
3.天柱县实施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任务清单
附件1:
天柱县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专班
为保障我县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各项工作有效落实,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天柱。决定成立天柱县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专班(以下简称“工作专班”,不作为县政府议事协调机构,工作完成后自行撤销)。具体如下。
组 长:杨用华 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副组长:杨胜海 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
蒋大伍 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龙 林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韦卫敏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王建元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成 员:曾宪华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杨德熙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局长
谭德州 县发改局局长
杨政松 县财政局局长
申群飞 县教育局局长
杨世常 县人社局局长
杨佐龙 县工信和商务局局长
徐东波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杨 栋 县住建局局长
宋 涛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杨光乐 县水务局局长
宋 涛 县林业局局长
叶发丽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欧琳玲 县文旅局局长
陶相甫 县卫健局局长
杨仁智 县市场监管局局长
吴英广 县应急局局长
吴常法 县统计局局长
谭 睿 天柱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
徐明珍 县融媒体中心主任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
工作专班负责全面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天柱县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各项工作。根据工作需要,适时研究审议和推动解决天柱县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项、重大问题。
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在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杨德熙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统筹组织落实日常工作,负责向工作专班定期报告工作情况,负责完成工作专班交办的其他工作。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按职责落实本部门各项工作。
附件2:
天柱县实施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责任分解表
序号 |
行动任务 |
具体任务 |
牵头 县领导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一)建立环境健康风险源信息库和识别机制 | ||||||
1 |
1.构建环境健康风险源信息库。 |
依据天柱县环境统计数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土地利用、气象地理数据、人口分布以及前期研究结果等基础资料,研究构建基于人群健康风险的区域高环境健康风险识别指标体系,构建环境健康风险源信息库。 |
韦卫敏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县自然资源局、县气象局、县统计局 |
2025年12月31日前 |
2 |
2.建立高环境健康风险源识别机制。 |
开展全县高环境健康风险源识别,识别出潜在高风险物质、重点工艺、企业、行业、区域和敏感受体,构建环境健康风险源信息库,编制环境风险管理清单。以天柱化工园区、重晶石矿采选及钡化工业等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及重点企业为对象,开展天柱县环境健康风险源分布、污染物的赋存水平、迁移转化和溯源解析及人口分布情况调查,形成重点环境健康风险源清单。明确天柱县优先控制的高环境健康风险污染物,评估人群暴露和健康风险水平,研究高环境健康风险污染物迁移转化特征,跟踪高环境健康风险变化趋势,逐步建立完善环境健康风险源清单动态调整办法,制定风险源退出机制,并及时、动态、有序地更新调整风险源清单,制定完善化工园区环境管理制度。 |
韦卫敏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县工信和商务局、县自然资源局、天柱工业园区管委会,邦洞街道办事处、坪地镇人民政府 |
2025年12月31日前 |
(二)开展环境健康风险监测 | ||||||
3 |
3.优化完善环境健康风险监测体系。 |
优化完善环境健康风险监测体系。对天柱县特色行业的特征污染物如钡等纳入生态环境监测,完善生态环境综合监测体系,合理设置环境监测点位,加强省级化工园区、圭勺重晶石矿区等重点区域以及周边的学校、居民区、景区等敏感区域的监测,推动将环境健康风险监测纳入本级生态环境监测计划。根据环境污染源分布状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结合居民环境行为模式,设置环境监测点位和差别化监测项目,开展环境暴露监测,评估环境健康风险。在机构资质、实验场所、仪器装备、经费保障等方面满足保障公众健康及生态环境精细化监管要求。 |
韦卫敏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县工信和商务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卫健局、天柱工业园区管委会、 |
2025年12月31日前 |
4 |
开展人群健康观测,评估环境健康风险。 |
王建元 |
县卫健局 |
县医保局 |
2025年12月31日前,长期坚持 | |
(三)推动环境健康风险分区分级管控 | ||||||
5 |
4.建立环境健康风险分级管理制度体系。 |
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行业实地调研,实事求是地科学制定高环境健康风险行业及企业分级监管办法并适时调整。 |
韦卫敏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2025年12月31日前,长期坚持 |
6 |
依法严把县域生态环境准入关口,加强集中污染处理设施等重点行业建设项目、重点企业技术改造、重点规划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强化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等环境健康风险较大行业监管,严控环境健康风险增量,严格新建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 |
韦卫敏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县发改局、县工信和商务局、县水务局、县住建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2025年12月31日前,长期坚持 | |
7 |
4.建立环境健康风险分级管理制度体系。 |
构建区域环境健康风险分区分级原则和方法,绘制环境健康风险地图,识别高风险区域、人群和行业,明确重点行业及企业环境健康风险名录,突出以高环境健康风险源为重点,强化环境健康风险全过程管理,研究差异化环境健康风险管控策略,严密跟踪重点环境健康风险源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对低环境健康风险源降低监管频率,结合非现场监管执法,提高管理效能,做到无事不扰。 |
韦卫敏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2026年12月31日前 |
8 |
5.完善环境健康风险防控体系。 |
建设环境应急物资库,健全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应急响应方案。对圭勺矿区、化工园区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并针对性的制定管控措施,督促重点企业落实环境风险防范主体责任,完善环境安全管理制度和环境应急设施,强化企业环境应急演练,防范化解突发环境事件风险。 |
韦卫敏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县应急局、县自然资源局、天柱工业园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2026年12月31日前 |
(四)强化环境健康对生态环境管理引领,推进美丽天柱建设 | ||||||
9 |
6.开展健康县域建设。 |
将环境健康风险管理融入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等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对生态环境管理的引领作用。将环境健康管理融入美丽天柱、健康天柱建设,创建省级健康县。 |
王建元韦卫敏 |
县卫健局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县直各相关单位 |
2025年12月31日前 |
10 |
7.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
建立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调度协调,生态环境、住建、综合执法、工信等部门联防联控机制,保持县城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保持98%以上。 |
韦卫敏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局、县工信和商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2025年12月31日前,长期坚持 |
11 |
保持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出境断面水质达Ⅲ类水体以上。 |
韦卫敏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县水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长期坚持 | |
12 |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率在全省、全州平均水平以上。 |
王建元 |
县农业农村局 |
县自然资源局、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长期坚持 | |
13 |
积极推动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整县推进工作。 |
韦卫敏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2027年12月31日前,长期坚持 | |
14 |
进一步夯实完善生活垃圾收运设施系统和能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一体化。持续加强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存量垃圾的清运处置、减少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存量垃圾,从根源上解决渗滤液环境风险问题。推进厨余垃圾一体化工程,有效补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短板。 |
龙林 |
县住建局 县行政综合执法大队 |
2026年12月31日前 | ||
15 |
完成更新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名录,持续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监督工作。 |
韦卫敏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2025年12月31日前 | |
16 |
采取区域共建共享等方式,全面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整县利用项目建设。 |
王建元 |
县农业农村局 |
各相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2027年12月31日前 | |
17 |
8.推进扩绿建设行动。 |
科学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流域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率持续提高。 |
王建元 |
县水务局 |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长期坚持 |
18 |
强化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
蒋大伍 |
县自然资源局 |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长期坚持 | |
19 |
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强化退化林修复、低效林改造等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工程,到2027年,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7%左右,活立木积量不低于0.12亿立方米,完成退化林修复3万亩。 |
王建元 |
县林业局 |
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2027年12月31日前 | |
(五)推动发展“环境健康+”产业 | ||||||
20 |
9.推动环境健康+矿产资源融合发展。 |
推动扶持重晶石矿山、黄金矿山绿色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积极指导督促矿山企业落实生态修复治理,加大对低品位矿、废石、废水和尾矿等资源的利用,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
蒋大伍 |
县自然资源局 |
县工信和商务局、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2027年12月31日前,长期坚持 |
21 |
拓展重晶石产业链条,大力引进深加工企业,积极探索钡渣综合利用有效途径,督促矿山企业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引进固废综合利用企业,一般固废综合利用率稳步提高,危废钡渣安全贮存(堆放)率100%,制定钡渣综合利用和市场推广的支持政策,促进钡渣有效资源化利用。 |
蒋大伍 |
县工信和商务局 |
天柱工业园区管委会,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2027年12月31日前 | |
22 |
10.推动环境健康+农产品融合发展。 |
充分利用好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优势,以油茶为重点,培育一批农产品龙头企业,加强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和环境健康管理,加大“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扶持力度,提升农产品价值。实现每年油茶全产业链产值达5亿元以上,带动就业2万余人。 |
王建元 |
县农业农村局 |
县林业局、县工信和商务局、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2027年12月31日前 |
23 |
11.推动环境健康+农文体旅融合发展。 |
以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民族风情古朴浓郁、旅游资源丰富的巨大优势,重点围绕三门塘景区、功夫村景区、石柱擎天、三十里水景长廊等景区景点,探索“环境健康+农文体旅”多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康养旅游品牌,推出康养旅游线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积极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明需求。组织开展全民健康跑,组织开展美丽乡村篮球赛、职工运动会等体育赛事,促进全民参与体育健康活动。2027年前申报1个省级或国家级重要旅游品牌,创建3个标准级以上乡村旅游村寨,实现年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3%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3%以上。 |
韦卫敏 |
县文旅局 |
各相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2027年12月31日前 |
(六)大力提升居民环境健康素养 | ||||||
24 |
12.开展环境健康素养科普。 |
开展全县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持续监测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加大对环境健康信息的公开力度,在金色天柱平台开设生态环境健康管理宣传专栏,公开生态环境健康管理工作进展和成效。建设生态环境法治教育基地,建立化工园区环保设施常态化向公众开放机制,开展覆盖各类人群的环境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引导公众科学理性认识生态环境健康风险相关知识。 |
韦卫敏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县融媒体中心、县卫健局、天柱工业园区管委会,各相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2027年12月31日前 |
25 |
13.推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推广绿色建筑。 |
龙林 |
县住建局 |
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
2025年12月31日前,长期坚持 |
26 |
推行绿色办公,开展绿色企业、绿色机关、绿色商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出行等创建行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体,结合环境日、生态日、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多渠道、广形式开展舆论引导,大力推广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
杨胜海 |
县发改局 |
县直各相关单位,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
2025年12月31日前,长期坚持 |
附件3:
天柱县实施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任务清单
序号 |
重点工作任务事项 |
牵头单位 |
完成时间 |
备注 |
(一)建立环境健康风险源信息库和识别机制 | ||||
1 |
构建环境健康风险源信息库。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2025年12月31日前 |
|
2 |
编制环境风险管理清单。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2025年12月31日前 |
|
3 |
重点环境健康风险源清单。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2025年12月31日前 |
|
4 |
建立完善环境健康风险源清单动态调整办法。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2025年12月31日前初步出台并不断完善 |
|
(二)开展环境健康风险监测 | ||||
5 |
对天柱县特色行业的特征污染物如钡等纳入生态环境监测。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2025年12月31日前 |
|
6 |
将环境健康风险监测纳入本级生态环境监测计划。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2025年12月31日前 |
|
(三)推动环境健康风险分区分级管控 | ||||
7 |
制定高环境健康风险行业及企业分级监管办法并适时调整。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2025年12月31日前 |
|
8 |
构建区域环境健康风险分区分级原则和方法。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2025年12月31日前 |
|
9 |
绘制环境健康风险地图。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2026年12月31日前 |
|
10 |
建设环境应急物资库。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2026年12月31日前 |
|
11 |
健全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应急响应方案。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2025年12月31日前 |
|
12 |
对圭勺矿区、化工园区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并针对性的制定管控措施。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2026年12月31日前 |
|
(四)强化环境健康对生态环境管理引领,推进美丽天柱建设 | ||||
13 |
创建省级健康县。 |
县卫健局 |
2025年12月31日 |
|
14 |
将环境健康风险管理融入生态环境准入、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等管理制度。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2027年12月31日 |
|
15 |
建立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2025年12月31日 |
|
16 |
进一步夯实完善生活垃圾收运设施系统和能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一体化。 |
县住建局 |
2025年12月31日并长期坚持 |
|
17 |
持续加强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存量垃圾的清运处置、减少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存量垃圾,从根源上解决渗滤液环境风险问题。 |
县住建局 |
2027年12月31日 |
|
18 |
采取区域共建共享等方式,全面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整县利用项目建设。 |
县农业农村局 |
2027年12月31日 |
|
19 |
推进厨余垃圾一体化工程。 |
县住建局 |
2027年12月31日 |
|
20 |
完成更新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名录。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2025年12月31日并长期坚持 |
|
21 |
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7%左右,完成退化林修复3万亩。 |
县林业局 |
2027年12月31日 |
|
22 |
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整县推进工作。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2027年12月31日 |
|
(五)推动发展“环境健康+”产业 | ||||
23 |
制定钡渣综合利用和市场推广的支持政策,促进钡渣有效资源化利用。 |
县工信和商务局 |
2027年12月31日 |
|
24 |
以油茶为重点,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实现油茶全产业链产值达5亿元以上。 |
县农业农村局 |
2027年12月31日 |
|
25 |
申报1个省级或国家级重要旅游品牌,创建3个标准级以上乡村旅游村寨,实现年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3%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3%以上。 |
县文旅局 |
2027年12月31日 |
|
(六)大力提升居民环境健康素养 | ||||
26 |
在金色天柱平台开设生态环境健康管理宣传专栏。 |
县融媒体中心,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2025年6月30日前 |
|
27 |
建设生态环境法治教育基地。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2027年12月31日 |
|
28 |
建立化工园区环保设施常态化向公众开放机制。 |
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 |
2025年12月31日 |
县人民政府关于张志超同志正式任职的通知
天府任〔2025〕1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天柱工业园区管委会:
2025年1月25日,经第十八届县人民政府党组第79次会议讨论决定,同意:
张志超同志正式任县林业产业发展中心(县油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正式任职时间从2023年11月起计算。
天柱县人民政府
2025年2月6日
县人民政府关于林世泽等同志任免职的通知
天府任〔2025〕2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天柱工业园区管委会:
2025年1月25日,经第十八届县人民政府党组第79次会议讨论决定,同意:
林世泽同志任县人民政府网络信息中心主任(试用期一年);
梁绍烘同志任县水务局副局长;
免去谌业松同志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县科学技术局)副局长职务;
伍绍友同志任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县科学技术局)副局长(试用期一年);
杨应宽同志任县科学技术服务中心主任(试用期一年);
罗一平同志任县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免去其县应急管理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职务;
罗铭同志任县应急管理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试用期一年);
武厚斌同志任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试用期一年);
杨开杰同志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免去江柳航同志县民政局副局长职务;
周柯旭同志任县民政局副局长;
免去蒋桂平同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职务;
免去杨广松同志县水务局副局长职务;
免去崔柏晟同志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职务;
免去潘松同志凤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职务;
龙乾同志任凤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龙先恒同志任联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试用期一年)。
天柱县人民政府
2025年2月6日
天柱县人民政府 天柱县人民武装部关于表扬天柱县2024年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通报
天府发〔2025〕3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征兵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在2024年度征兵工作中,我县严格执行上级的征集命令和各项征兵政策规定,在县征兵工作领导小组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征兵“五率”考评为牵引、以兵员质量为核心,狠抓征兵工作中的廉洁纪律和体检政考关,为部队输送了合格兵员。为鼓励先进,树立典型,经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武装部研究,决定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扬。
一、先进单位(6个)
凤城街道办事处
社学街道办事处
渡马镇人民政府
石洞镇人民政府
远口镇人民政府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二、先进个人(12人)
远口镇武装部部长 姚祖松
石洞镇武装部部长 彭兴焯
渡马镇武装部部长 熊昌健
凤城街道武装部干事 尚 华
社学街道武装部干事 吴国平
县人民医院医师 孙月波
县人民医院医师 罗红燕
石洞镇派出所所长 刘荣熙
社学街道派出所所长 姚元模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肖明忠
县纪委监委二级主任科员 胡朝树
县廉洁征兵监督员 杨 波
望受表扬的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在新年度的征兵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各单位和全体征兵工作人员要以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为榜样,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全力做好征兵工作,努力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天柱县人民政府
2025年2月28日
县人民政府关于杨规跃等同志正式任职的通知
天府任〔2025〕3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 构,天柱工业园区管委会:
2025年3月18日,经第十八届县人民政府党组第82次(扩 大)会议讨论决定,同意:
杨规跃同志正式任县利用外资和招商引资项目代办服务中心主任;
丁崧同志正式任县中等职业学校副校长;
姚茂林同志正式任邦洞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杨规跃、丁崧2位同志正式任职时间从2024年1月起计算;
姚茂林同志正式任职时间从2023年8月起计算。
天柱县人民政府
2025年3月26日
县人民政府关于彭文梁等同志任免职的通知
天府任〔2025〕4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 构,天柱工业园区管委会:
2025 年 3 月 18 日,经第十八届县人民政府党组第 82 次(扩 大)会议讨论决定,同意:
免去彭文梁同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督查专员职务;
免去田启良同志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职务;
熊昌健同志任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
免去龙书校同志县第二中学副校长职务;
孙江同志任县第二中学副校长,免去其县教育招生考试中心 主任职务;
罗武同志任县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主任(试用期一年);
免去杨克江同志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职务;
全德宇同志任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试用期一年);
陆世平同志任县中等职业学校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免去吴常标同志县中医院副院长职务;
欧阳广和、杨长焦2位同志任县中医院副院长(试用期一 年)。
天柱县人民政府
2025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