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县民政局高度重视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按照《贵州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站项目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黔民函民发〔2021〕28号)要求,将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站建设纳入民政重点工作任务,制定《天柱县乡镇(街道)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站项目实施方案(2021-2025)的通知》明确发展目标、建站方式和标准、参与主体、服务内容、实施步骤、职责任务等内容,统筹推进工作开展,为加快推进我县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截至目前,全县17个乡镇(街道)已实现社工站全覆盖,其中9个乡镇(街道)社工站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运行,社工站作用发挥初见成效。
二是注重人才发展,强化队伍能力建设。为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县民政局从加强社工考试动员工作入手,通过组织培训、制定激励机制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广大的社会工作者积极报名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提升专业理论水平。2023年在县民政局的宣传带动下,掀起了全县社工考试热潮,报考人员倍数增长突破了155人,全县持证社工人数已由2018年的1人提升至42人。同时,县民政局联合县慈善总会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奖励工作的通知》,按照助理社会工作师2000元、社会工作师30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奖励津贴,大力推动了专业持证社工队伍的发展壮大,为助力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加强建章立制,筑牢站点服务根基。为推动站点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升管理效率,县民政局以县社工总站为抓手,制定了《天柱县全面推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站建设和管理服务的实施方案》和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制度汇编等工作规范,落实“2+3+4+N”的运营模式,即1个督导负责3个社工站的配置标准,支持、督导、管理17个乡镇(街道)社工站开展全县老年服务、儿童关爱、社会救助、基层社会治理等4个特殊困难群众基本服务,并结合站点实际,拓展N个服务领域,提高民政基层民生整体服务水平,打通民政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四是坚持示范引领,持续推动提质增能。县社工总站自启动以来,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加强服务项目指导管理,规范社工站运营管理,着力提升社工站服务质量。在站点全覆盖的基础上,将重点打造3个具有特色鲜明、群众认可、模式可复制、经验可推广的示范社工站点和1个品牌社工队伍,以及广泛宣传社工站建设典型事迹和服务成效,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社工站提质增能。2023年,联山街道社工站被评为省级优秀站点称号,天柱县进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机构主任、社工周昌菊被列入贵州省第二届“最佳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最美社会工作者”候选名单。
五是强化资金保障,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为推动社工站建设和运营工作,保障购买服务资金及时到位。2022年来,除省、州专项支持资金外,县民政局主动向县财政局申请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经费28万元列入财政预算,加大对社工站项目的投入,推动建立多元化社会工作服务投入机制,全力保障各项民生政策和打造一批群众认可、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社会工作服务品牌。
截至目前,全县建成1个社工总站和17个乡镇(街道)社工站,分别承接了联山街道社工站“省对下资金支持社工站建设”项目、邦洞街道社工站“五社联动”州级试点项目、以及县级社工站运营和社区志愿服务站示范点建设,共投入资金84万元,其中省州补助56万元,县级自筹28万元,共配备一线社工22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42人,其中初级社工36人,中级社工6人,超前完成“十四五”人才倍增计划目标任务。服务期间,17个社工站共服务低保对象958人次、服务特困对象496人次、服务低保边缘家庭418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