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增强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帮助青少年建立法治思维,天柱县创新“互动+普法”“文艺+普法”“场景+普法”等多元模式,让法律知识从“纸面条文”变为“身边故事”。这种突破传统说教式的“普法”方式,更贴近青少年认知特点。
“这个是法槌,小朋友敲一下试试看。”
“我也要敲!我也要敲!”
在天柱县人民法院,来自米可幼儿园的55名师生好奇地在审判庭参观体验。这已是米可幼儿园连续三年组织学生到天柱县人民法院开展校外课堂教育。
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孩子们先后参观了诉讼服务中心、囚车和审判庭等区域。工作人员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简要介绍法院职能和工作流程,让孩子们对法院工作有了初步认识,在他们心中播下遵纪守法的种子。
近年来,天柱县人民法院不断创新普法形式,通过常态化开展“送法进校园”“模拟法庭”“法院开放日”等活动,为儿童、青少年提供沉浸式司法体验,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普法教育,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这是各种毒品的类型,大家可以近距离观看。”
“这是未成年人犯罪忏悔室,大家能听到他们犯罪后忏悔的声音。”
在天柱县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检察官正带领天柱县第二小学的同学们参观各展览区域。检察官通过图文解说、场景模拟、多媒体互动等方式,围绕出行安全、网络安全、预防性侵害、预防校园欺凌及毒品危害等内容进行普法,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法律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本院利用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整合法治教育资源、丰富法治教育内容、创新法治教育方式,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一站式普法教育服务,让他们近距离接受法治教育,养成遵纪守法、恪守规范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扣好法治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天柱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杨绍欢说。
在天柱县第五中学,“金凤姐姐”与同学们亲切交流青春期烦恼,讲解学习和生活中的法律底线;在天柱县第五中学,“金凤姐姐”以知识问答结合直播的形式,围绕校园欺凌、网络消费、未成年人保护等热点问题与同学们互动;在远口镇中学,“金凤姐姐”结合实际案例,为同学们宣讲法律和安全知识……
今年以来,天柱县进一步发挥政法系统法治教育阵地优势,聚焦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与心理健康需求,创新打造“金凤姐姐”志愿服务品牌。103名政法系统女干部组成62支“金凤姐姐”护苗队伍,对县城辖区62所中小学进行包保服务,构建起“法治宣教+心理疏导+长效守护”的全链条服务机制,让法治宣传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见实效。
“对未成年人的法治宣传教育要找方法、增趣味、显温度。我们‘金凤姐姐’到学校开展服务,除了进行全面的普法宣传、安全教育外,还通过单独面谈、爱心信箱、服务热线等方式,了解特殊个体情况,加强与学生互动交流,耐心倾听学生诉求,从而开展心理疏导、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金凤姐姐”杨春爱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