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村靓民富生态美
字号: 分享

近日,沐浴着冬日暖阳,走进天柱县坌处镇雅地村,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正是孟浩然笔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真实写照,在碧蓝天空下,一束阳光从树叶间洒落,展现出一幅人树和谐、生态与共的美丽新画卷。

“我们这里树多,生态环境好,空气新鲜!”谈到村里的生态环境,雅地村老人们纷纷赞叹。

雅地村地势起伏重叠,总面积846公顷,其中林地面积74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古树村”。

据村里的老人介绍,这里的村民们敬畏自然,注重保护树木,在光绪年间,为保护村里树木,在村里专门刻了一个保护森林的“禁碑”,从此村里的人恪守“禁碑”准则,世世代代地继承着保护树木的精神,与树和谐共生。

据统计,该村树龄超过100年的古树多达490株、二百年以上的有81株、树龄五百年以上的有31株、周长3米以上的有17株、周长1米以上的有500余株。

无独有偶。在凤城街道南康村,森林覆盖率高达87.6%。该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十分注重生态保护,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股民”模式创新发行“生态股”,着力发展生态保护、生态加工和生态旅游“三大产业”,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村靓民富环境美。

冬日暖阳,雾散云开。如今,天柱县巍巍青山、溪水潺潺,景美人和两相宜。该县的广场、步道等绿色生态的开放空间内,当地群众漫步其中,共享“绿色福利”和“生态红利”,获得感、幸福感满满。

作为贵州省十大林区县之一,近年来,天柱县牢固树立并忠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立县,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进一步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精心描绘着山青、水秀、林茂的绿色画卷。

今年以来,天柱县培育各类绿化树苗310亩,苗木总量达530万株;义务植树125万株,完成天保工程、退耕还林人工造林1.2万亩;同时,发挥4660名生态护林员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网格化阵地作用,完成全县1400余株古老大树名木数据采集与挂换牌保护工作。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天柱县成功入选“省级森林城市”,坌处镇、高酿镇荣获“贵州省森林乡镇”,渡马共和村、坌处抱塘村和坌处三门塘村成功入选国家森林乡村,凤城南康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

目前,天柱县保存森林面积197万亩,活立木蓄积量800万立方米,林业综合总产值15亿元,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7.3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