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将至,安全先行。为进一步守护未成年人即祖国的“花朵”,竹林镇多措并举,走牢走好走实走新“四步棋”,全面构建防溺水安全屏障。
走牢“责任棋”。扛牢主体责任,及时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组建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专班,划分网格责任区,建立重点人员包保台账,责任明确到村、到人,划分网格区,对全镇重点人员实施包保到人,排查建立重点涉水区域管控台账,全面扛牢未成年人保护政治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压实监护人(家长)家庭主体责任,组织镇村组三级干部、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以及公益性岗位人员逐户走访签订责任状并告知监护人要加强监护力度,筑牢未成年人防溺水家庭防线。抓细学校教育监管责任,要求辖区内中小学校、幼儿园等要强化对学生及家长的安全教育(防溺水教育),通过召开防溺水主题班会、家长会、警示教育会等提高学生及家长的防溺水安全意识。
走好“宣传棋”。借助国家非遗“歌节+宣传”,充分发挥国家级非遗“四十八寨歌节”传统文化优势,在歌节活动现场发放宣传资料,通过“少数民族侗歌苗歌”,将保护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群众心中。组织群众集中“议事+宣传”,通过召开村民会议、群众议事会、院坝会、夜间电影下村等方式进行深入宣传,强化群众防溺水安全意识。发挥现代科技“网络+宣传”,线上充分运用村寨群众QQ群、微信百家群、宣传车、村级广播大喇叭等平台,宣传未成年防溺水工作的重要意义及注意事项,通过点线面宣传全覆盖的方式,在辖区营造家喻户晓的防溺水氛围,提高了监护人和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
走实“巡护棋”。以“管住人”“看好水”为关键点,通过“人+车+科技”结合,织密巡逻防护网。夯实人巡,镇、村组建巡查队和救援志愿队,针对排查出的重点涉水区域实行全方位不间断巡护,制定了《竹林镇防溺水工作巡查表》,每个涉水点安排专人值班巡查,高风险区域实施3班轮班值班机制。确保做到有人落水及时发现、及时救援。强化车巡,镇政府巡查救援队,每天在重点时段分两条线路开展巡查,同时对村级巡逻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注重机巡,在开展车巡的同时,通过无人机飞巡的方式开展巡查巡逻,确保巡护无死角。
走新“疏导棋”。通过加强防溺水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硬件防护水平,在辖区重点涉水区域均安装警示标牌提醒群众,在危险水域放置竹竿、绳索等“五个一”救援工具,对高风险区实施安装监控摄像,实施远程监控巡查。结合各村实际,创新建立亲水平台,在村寨提供安全戏水场所,有效解决未成年人戏水难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