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县石洞镇以其独特的“九龙飞瀑 云上侗乡”定位,正逐步展现出其迷人的魅力和勃勃的发展生机。通过不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石洞镇不仅让游客能够轻松抵达西域瀑布等壮丽景点,更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设施,如观景台、护栏,及凸洞到摆洞村旅游公路修建等,为游客提供了更为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
西域瀑布和六十丈洞瀑布的壮观景色,以及柳寨梯田和摆洞水乡侗寨的迷人风情,都以其独特的自然美景和浓郁的民族文化吸引了无数游客。摆洞水乡侗寨景点不仅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还成为展示石洞镇旅游魅力的重要窗口。
为了进一步提升石洞镇的旅游吸引力,当地政府在摆洞水乡侗寨修建风雨桥、文化长廊、鼓楼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并举办摆洞水乡侗寨龙舟节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这些举措不仅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选择,也进一步推动乡村生态旅游的崛起和发展。 随着乡村生态旅游不断发展,石洞镇正逐渐成为一个集自然风光、民族文化、乡村休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未来,石洞镇将继续深化旅游开发,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带来更加美好的旅游体验。
西域瀑布,作为黔东南州天柱县石洞镇槐寨村的一处自然奇观,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其所在的石洞镇,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域。这里的高山峻岭和茂密的丛林构成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而常年缭绕的云雾更为这片土地增添几分神秘与宁静。这种特殊的地质结构,加上常年的溪流流经,使得西域瀑布得以形成。瀑布群溪流从塘美丽直泻形成六级瀑布,分上下三级。上三级由仙人洞、绝壁崖、三巨石放流、洒流、截流而成;水流花浅,怪石挂虹,一幅龙宫水帘图;下三级由仙盆塘,葫芦塘、石面青倒水、喷水、送水而现,形成白绺山泉,瀑帘挂于谷中,真切逼人。“西域瀑布”六级瀑流全长500多米,气势磅礴,似高山流水,更似天庭长河,美不胜收。这些瀑布群大小不一,有的如同银河落九天,气势磅礴;有的则如细丝般轻柔,缓缓流淌。它们或隐匿在深山之中,或展现在峡谷之间,成为这片土地上最亮丽的风景线。
西域瀑布的独特景观,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也成为了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可以领略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无论是徒步穿越峡谷,还是静坐聆听瀑布水声,都能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嚣,沉浸在这份宁静与美丽之中。
六十丈洞瀑布,在天柱县石洞镇冷水寨南3公里处,是一处颇有魅力的自然山水,是中国落差最高的河谷,是世界上飞流最高的瀑布之一,是贵州省的名山胜景之一,是“黎明海霞”时期遗留的佳景。涨水时,在距离300米远的地方,就能闻听到瀑布厚重而沉长的咆哮声音。六十丈洞瀑布宽10米,每秒流量40立方米,水从100米高的悬崖上飞流直下。水雾遮天蔽日,像雨像风又像雾,周边植物得它的滋润,绿满山岸,密不透风。仰观瀑布,却又是一番景象,瀑布好似银龙从潭底掀翻巨浪,腾挪长空。瀑布下是龙潭。从岩层痕迹中看出,这里经过几千万年水石冲击,割切,风雨侵袭,形成了一个巨大锅底状的水潭,面积约有一千平方米。潭中碧水,波光潋滟,浪拍崖岸,怒冲乱石,向南流去。瀑布右侧,陡崖苍翠,高峻千仞。陡崖一分两截,上截岩层横向,苍藤缠树,玉鸟栖树啼唱;下截芳草萋萋,春兰争艳。瀑布左侧,乱石林立,鳞次栉比,一条盘山小路曲折宛转,若隐若现在乱石之间。瀑布对面,群峰高耸,其中有一峰独立潭边,犹如苍龙饮水,故名龙山。这里景色秀美,是旅游的好去处。有仙翁取八角莲的美丽传说。游客看完六十丈洞瀑布之后,既可以去柳寨欣赏梯田风光,又可以去莲花山水电站库区观看云海奇观。
六十丈洞瀑布下游不远处就是风光秀丽,宛如人间仙境的摆洞村,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如今,摆洞村修建风雨桥、文化长廊、鼓楼,举办龙舟节等,乡村生态旅游正在崛起,摆洞村四周碧山巍峨、林木葱郁,九条绿色的山脉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绵延而来,猛扎于两河的交汇处,形成了“九龙归摆”的独特地理景观。这里的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穿梭,与岸边的绿树红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还有流传着一个美丽而动人的“九牛练塘”神话故事,摆洞的古老水运码头,百万粮仓,千米古集市,青石板路见证摆洞木商文化的繁华与变迁,及北伐名将“王天培睡白虎石”的故事至今还流传。除了村美、水美,在摆洞,更美的在于情,一碗碗醇香的米酒、一首首养心的侗歌、一道道原生态的鱼宴、一曲曲久违的机杼声……摆洞村,正在迎接各方游客的到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